设置

关灯

第425章 个人建筑事务所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建筑界自然而然也生出了要改革的想法;1979年,国家建委在会议上提出,设计单位要实现企业化,推行合同制,并确定了28家设计单位进行试点。

        然后邓希贤也在一次讲话中提出,建筑业在许多西方国家都是经济支柱之一,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积累的重要部门。

        这段讲话为建筑界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再加上此前的试点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距离预期还有很大差距,于是在今年的建筑工作会议上,建设部拿出了建筑业的改革大纲,组织的企业化和产品的商业化成为核心内容。

        然后设计单位开始向建设单位收费,同时开始讨论建筑设计单位完全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的过渡,甚至还有人提出了设计单位性质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搞集体化设计单位,甚至是私人设计单位?

        “现在啊,建筑圈儿里都为这件事儿吵吵呢!那些年轻的,有本事的建筑师都很支持改革,他们觉得,自己完成的项目多了,奖金肯定也会多起来!甚至有些特别胆大的,都开始琢磨自己出来成立个人建筑事务所,这样赚得钱可就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了!”

        “而那些以前只知道混日子,没啥本事的可就着急了!这要是一改革,他们可就不好混了,所以一个个都在想法设法的阻止,偏偏他们年纪大、资历深,在单位影响比较大,这下就有点僵住了!”徐家平颇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毕竟他之前在设计院可没少吃这些人的亏。

        “呵呵,历史大势浩浩荡荡,咱们国家以后的建设项目只会越来越多,没有足够的建筑设计人才肯定不行!上面肯定也都明白,没有竞争就培养不出来人才,所以他们这些小动作,顶多能稍微延缓改革的速度,但绝对无法阻止!”

        “毕竟上面的决心估计早就下了,他们要是蹦跶地太厉害,绝对没好果子吃!”对于这些,林楼可是太清楚了,日后的设计单位早就企业化了,大设计院吃得撑死,小设计单位连生存都成问题。

        “小楼,我有几个同学在单位待得不自在,听说这事儿之后也想出去闯闯,你认识的人多,消息灵通,能不能说说这事儿靠谱不?”徐家平问道。

        林楼和吴委员还有北京市院的几位院长关系都不错,要是他想打听的话,肯定能问到一些情况,所以徐家平才专门过来告诉林楼这些,现如今的同学关系可远比后世紧密,能帮得上忙自然要拉同学一把。

        “这事儿还真有些不太好说,政策方面应该不是问题,既然开会时候都这么说了,个人建筑事务所这块儿肯定要放开,但要成立个人事务所也没那么容易,注册资金啥的虽然难点,想办法凑凑也能凑出来,关键在于如何获取项目!”林楼帮他分析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