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34章 机场通勤问题 (3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下午的时候,林楼和李庆熙等人去了巴黎建筑学院,找到王院士,转交了他家人送给他的东西,又和他聊了聊,晚上约了格姆鲍赞巴克一起用餐,并在此向他发出邀请,请他前往中国举办讲座。

        忙完这些,终于可以开始工作了,在抵达巴黎的第三天,林楼带着李庆熙、林米塔等人到了阿尔方斯的建筑事务所,大家一起来到会议室里,准备讨论项目。

        阿尔方斯让伯纳德先给大家介绍项目的情况,伯纳德拿出图纸挂在白板上解说起来,“拉脱维尼亚是个国土面积较小、人口数量较少的国家,虽然这些年经济发展迅速,航空需求日益增加,但依旧不需要规模太大的机场。”

        “按照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发布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飞行区,也就是供飞机起飞、着陆、滑行和停放使用的场地,包括跑道、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滑行道、机坪以及机场周边对障碍物有限制要求的区域应该分为4F到3C等若干等级。”

        “根据拉脱维尼亚的要求,新扩建的机场将拥有两条跑道,可供大型宽体客机降落,拥有一百到一百二十个机位,这在国际上应该属于4E级民用机场。”

        “当然,跑道、停机坪的修建都有固定标准,我们按照标准做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重点是航站楼,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这座航站楼建筑面积应该在十万平米以上,拥有近机位18到20个,办票柜台50到60?个、安检通道16到18条……”

        林楼听着不时点头,从这些数字来看,拉脱维尼亚的这座机场规模要比日后的厦门高崎机场大一些,比天津滨海机场小一点。

        “所以这次的技术指标就是这样了么?那么,在其他方面,拉脱维尼亚有什么要求?”听完了硬性指标,林楼想知道软性指标又是什么,硬性指标只要是参与竞标的事务所肯定都能做到,决定那家事务所最终获胜的因素,或许就在这些软性指标上了。

        “这座机场一旦建成必将成为拉脱维尼亚的标志性建筑,并且是大部分外国客人抵达拉脱维尼亚之后看到的第一座建筑,所以拉脱维尼亚要求,除了在硬件上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之外,在建筑风格上也要体现出拉脱维尼亚的民族特色来。”伯纳德答道。

        “林,其实就和你在乌鲁迪所做的一样,事实上这也是我邀请你参与竞标的主要原因!”阿尔方斯在一旁补充道,虽然当初乌鲁迪方面给出了另外的理由,但是他在看过林楼的效果图之后就马上明白了,林楼的作品融入了乌鲁迪文化的特色,才是他获胜的主要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