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四 没有狗 (3 / 16)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简姐道:“可不就是在训练主人?按照狗的角度来说,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天性使然,并没有对和错。但当他们被动地进入了人类社会以后,他们的行为就被人类从社会的角度划分了对错。”

        “在大自然里,啃树枝、挖洞、刨坑、吠叫、猎杀小动物、攻击有威胁的动物都是他们的自由,但是到了城市里,这些都变成了‘犯错’,就连奔跑和追逐也都被限制或者控制了。”简姐收回了DILA的玩具,又给了她FREE的指令,简姐回过头继续说道:“比起高压、暴力和虐待的手段,我更倾向于主人正确认识物种天性、满足日常需求、拓展认知范围,并且用正确的方法来教会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叶冰裳疑惑:“虐待?”现在难道还有人会虐待、打骂自己的狗?

        简姐点头:“嗯。比如长时间的,比如错误使用限制或者惩罚类工具——像是电击项圈或者P链,比如骂狗、打狗等等,这些方法简单、粗暴、立竿见影,因为它们利用的是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但是很多时候它们也只是短暂地制止了该行为,而不是让狗彻底消退这个行为。而且它们还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负面连锁反应,比如说唤回和随行变差,比如说狗开始呲牙、咬主人。”

        叶冰裳想起C国那完善的宠物保护法,别说打狗、虐狗了,就算将狗留在家里超过4个小时也是违法的。

        “狗是因为亲人才会被一代代驯化、选育,它们和野兽、或者其他没有被完全驯化的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每一只小狗都天然地爱着人类。”

        “后天经历了那些不舒服、不快乐和令他们恐惧的手段之后,狗就会逐渐失去对人的信任,可是又因为它们天然在生理和心理上依赖着人类,所以最后,这种狗就会表现出一种很分裂的状态——咬了人之后,又去寻求人的抚摸。”

        “这不就跟我们家球球一样。她平时都很乖很听话,就是不能擦脚,一擦脚就咬人,咬完了又会来求摸摸。”在旁边听了许久的球球姐姐说道:“我妈第一次被球球咬的时候可伤心了,她觉得她已经很爱球球了,但是球球居然会咬她。”

        叶冰裳靠在栏杆上,不解地问:“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狗的记忆和人类不同,他们更倾向于场景记忆,他们可以把不同场景区分开来对待。”简姐笑了笑,说道:“就拿擦脚咬人这件事来说,刚开始球球肯定是不会因为擦脚咬人的。是擦脚这个不愉快的场景出现得越来越多,她再也无法忍受了,她才会咬人。”

        球球姐姐说:“对。她两个月就到我们家了,从小她都很乖,擦脸、擦脚都没什么,最多躲一下,可突然有一天就咬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