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寒食帖》是意气之作,七情六yu都在笔划之间,单看帖也能颇受感染,但笔划难练。你临得意趣皆在,也不失笔力,这很好,但这里面的一些笔划不要轻易用在《赤壁赋》上。”
秦岸川边说边继续往下写,秦念在一旁看着他的落笔之势,午后的yAn光透过窗落在纸上,切出YyAn两半的区域,一时之间,两人似乎都忘了曾经的隔阂,一个专心教,一个也专心学。
“但《赤壁赋》是他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下笔沉稳有力也有分寸,后人临摹不能再现心境,但要记得谋篇全局,把握节奏,稳住情绪,一气呵成,但笔划之中的分量丝毫不能少。”
说话间,他已写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一句,秦念站在他身旁,恍惚间,似乎看到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站在哥哥身旁看他写字。
那时的秦岸川倾尽心力地教她,一笔一划都讲得格外细致,带她看不同的书法作品,T会不同笔法意趣的妙处,在故纸堆里,她看到了一个雄浑媚趣的世界,那是她荒诞致命的童年里,唯一能看得见人生出口的方向。
这些时日常常练字,秦岸川在这方面也极有耐心,两人虽没有多亲近,但也没有再说什么戳心窝子的话。
秦岸川将手中的笔递给秦念:“你再试试,下笔的时候别再走神,情绪收在笔划里,衔接处的细若游丝不必苛求,但气息要流畅些。”
秦念点点头接过笔,在秦岸川的注视之下再次落笔。
刚教她学书法的时候,是教她笔划和力道,后来她得心应手,秦岸川也将重点转到气韵之上,这本身不那么好揣摩,往往是笔到意却未到,也有许多人,揣摩半生也悟不出笔力的最后一层。
但他这个妹妹在这件事上仿佛颇有些天分,哪怕他不算一个多好的老师,气韵的讲解也常有只能意会之处,但秦念往往能将他的意思在纸上显出七八分来。秦岸川还记得,教小秦念写字,的确是一件颇有成就感的事。
似乎也只有写字的时候,他们能做一对和谐的兄妹。沈时不在的那五年里,他们之间总是针锋相对,他想让秦念重新练字,也的确是有些重归于好的私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