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1别管我(乐队视角) (1 / 8)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姜珏写了很多歌,乐队却再也没有等到出唱片的机会。

        时代向前,总有一些东西在新浪潮的冲击下逐渐式微,比如纸媒,比如选秀,比如曾经繁荣的乐坛。

        在乐坛最鼎盛的时候,连演员们都想来分一杯羹,甚至“演而优则唱”一度成为了某种流行。然而风水轮流转,现在是歌手们争相去影视剧里露脸,凭借人气和生涩的演技硬闯新地盘,只求不被娱乐圈大势所趋的潮流抛下。

        但并非人人都有机会,或者都有意愿去转向另一条赛道。

        明日回信乘着选秀最后的东风出道,在乐坛衰败的前夕发了专辑——那张虽然收到诸多好评但销量不佳的《怒海!》,后续巡演的票房也一般。这样一支商业价值有限的乐队,在市场紧缩的局面下,已不值得更多的投入。

        明日回信签约的金轮唱片属于业内中等规模的公司,老板也算是个有情怀的音乐人,否则当初也不会允许他们专心做摇滚。然而做音乐显然不能只讲情怀,如今乐坛形势每况愈下,公司营收大不如前,缩水的预算只能投入到最有商业价值的艺人身上。

        而明日回信这类排不上号的小艺人,就像是被放进杂物间里的旧玩具,虽然还念着旧情没有丢掉,但也几乎没有再翻出来玩的机会了。

        之前大家还畅想着在毕业后做职业乐队,未来大放异彩,然而美梦彻底落空了。出新专辑遥遥无期,如果光指望着每年那一两场音乐节,几场不入流的商演,再加上售票率不稳定的巡演,那点收入经过抽成平分下来,根本连养活自己都办不到。

        于是很必然的,大家也得像所有普通毕业生那样四处求职,努力给自己找个班上。

        而学生时代那些不太明显的阶层差异,也都在毕业后凸显出来。

        孔潇的家境很好,母亲是上市企业高管,父亲是音乐教授,家庭氛围宽松开明。他学的是设计,毕业后也没出去上班,就在家里自己接点活儿。他表哥开了个琴行,他就跟爸妈拿了点钱入股,自己当起了半个老板,日子过得轻松惬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