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来到巴黎好几天,周一当天陈林芝终于抽空,和摩根士丹利法国办事处的两位员工碰头,见面沟通投资迪奥的想法。
调查过迪奥公司目前的话事人伯纳德·阿诺特,这位在巴黎小有名气的富豪,早年以差不多一千五百万美元收购即将破产的法国纺织品集团,之后又以为基础,吞并估值几乎是它双倍的迪奥公司。
从1984年发展至今,摩根士丹利给出的迪奥公司最新估值约为一亿三千万美金到一亿四千万美金之间,和陈林芝从高盛买来的数据相差无几。
在这1986年,陈林芝所认识的奢侈品品牌,日子还没二十一世纪之后那么好过,大鱼吞小鱼的过程并不明显,有些品牌完全是家族作坊性质。
换个角度来看,说明姑娘们还很务实,没有跟风咬牙买奢侈品装点自己的习惯。
可能是即使买了也没平台发在网上炫耀,现实生活中谁都知根知底,而国人又太穷,让它们少掉一个庞大市场的缘故,反正各家公司日子都不好过,还没诞生像样的大型奢侈品集团。
这让陈林芝坚定了劝安娜塔西亚入场的想法。
其实已经不用劝,她自己就很主动,坐在一旁听陈林芝和摩根士丹利员工沟通时候,安娜塔西亚的表情十分认真,俨然将陈林芝当做主心骨对待。
摩根士丹利的两位员工想拉业务挣钱,除了一万多美金咨询费用之外,趁着近几天制定出两套新方案。
一是以他们名义投资迪奥,加价将股份转卖些陈林芝,仗着名声大、实力足,玩起中间商的买卖。
二是加点钱,由他们帮忙全力推动收购融资项目,如果迪奥不接受融资,就去寻找愿意高价转让股份的迪奥股东,股东名单里存在几家专业投资机构,都属于见钱眼开的那类目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