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94章 原则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台下响起一阵儿哄笑声,其实真有人这么想,不过林楼大大方方点出来,反倒是让他们无话可说了。

        “原因么,有这么几条,首先,香山饭店距离咱们学校很近,大家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时候可以去现场看一看,结合我今天讲得东西,你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其次,众所周知,现代建筑是源于西方的,欧美国家的建筑师对现代建筑的认识远比我们深刻,我们现在还处于学习之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是应该的,可也不能失去自己的东西,不要一谈起建筑就要么德法,要么英美,我们也有自己的好东西!”

        “当然,我这么讲并不是让大家以后不管做什么项目,都得往中国传统文化上靠,还是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块的属性和业主的要求来进行综合判断,最终给出最适合这块土地的设计方案,如此才能不辜负宝贵的土地!”

        “最后,话题回到我一上课时候提到的那个问题,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好建筑?这个答案对每个人或许都有不同,不过有些基本的原则还是要把握的!”

        “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美观,这三个单词也刻在了如今国际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的奖章上!”

        “可能有很多同学不了解这个奖项,在这里我简单地介绍下,在建筑界,有不少国际性的大奖,比如历史悠久的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金奖、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但近些年来,这些奖项的风头已经被普利兹克奖夺走。”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凯悦基金会在1979年设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一个奖项成为伟大,是因为获奖者足够伟大,而这首先要求评委们足够睿智,评选程序足够公正,普利兹克奖设置了严密的评选体系,并接受全世界的提名,尽量避免提名者的国籍、种族、性别等诸多因素对最终结果的干扰。”

        “从1979年到现在,已经有菲利普-约翰逊、路易斯-巴拉甘、詹姆斯-斯特林、凯文-洛奇、贝聿铭先生、理查德-迈耶、汉斯-霍莱因、戈特弗里德-玻姆八位建筑大师获奖,这些大师也证明了普利兹克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该奖项的影响力也因此日益扩大,渐渐被人们称之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说其它的大家可能还有点迷糊,一说起诺贝尔奖,大家都明白了,这个奖项在中国可以说是知名度仅次于奥运会奖牌的奖项了。

        “虽然能否获得普利兹克奖并不是成为建筑大师的必要因素,不过我还是希望,将来咱们大家伙儿之中,也能出几位普利兹克奖得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