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4章 学校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满清在西元1645年就会大举南下,我们在西元1645年及1646年之间,必须得与满清正面对撞了,那样说来,由现在起最多只有三年了,时间紧呐?”想起在辽东风雪中与满清八旗的艰难周旋,以及将来与其主力作战,尽管自己知道历史的走向,但还是觉得三年时间太过仓促,朱明心情颇为沉重。

        “既然时间紧,我们就不要多费口水磨嘴皮了,就你来兼任校长,我和刘德化兼任副校长吧!我知道刘德化比较喜欢航海,说不定他能弄出一些什么好点子来。”张振华一听时间紧,也着急起来。

        朱明也觉得事不宜迟了:“好吧!再着急,也不急在这几分钟,我出去安排好士兵们和随营军校的训练,便找固伦威比.马尔斯来,大家一起商量航海学校开办事宜。”

        见朱明作出决定,张黄二人都点头称是。

        也许是春节即将来临了,造反也是需要欢度佳节的,那些暴动流民虽然切断了赣榆县所有陆上通道,但一直都没对赣榆县有什么实际性的攻击行动。

        这给了朱明等人一段相对平稳的时间,完成了对士兵的入伍测试,选拔授予了第一批人下士军衔,开办了陆军随营军校,设立了航海学校。在这连岛海边上下,陆军士兵龙腾虎跃;海边到处是忙碌着修补船只的工匠;海面上也是一片繁忙,在固伦威比的主持下,水手们展开掌舵、操帆、控船等海上训练。

        连那些难民都没闲着,在张振华的带领下,挑选了一些有文化基础的人员,开设了学校,让难民中的年轻人及孩童学习拼音并读书写字。有一些识字的人觉得应教授现在大明使用的繁体字,而不是用这些别字、错字去误人子弟,这立马给朱明、黄文昭、张振华等人否决,称简体字更容易让人记住。这几个穿越人非常清楚,在他们穿越的那个时代,对于废止繁体字采用简体字是争论不休的,有人抱怨说这是割断了华夏文化的文化血脉传承,简体字使汉字失去了原来的韵味。其实,汉字几千年的发展史上,由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行书,一直是在处在由繁到简的变化之中,最终走向更简单,才能使普罗大众有机会都能接受教育。相比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只有几十个字母,汉字是有缺陷的,尽管中国古代比欧洲早了几百年发明活字印刷,但一个汉字就需要一个字模,而拼音文字却只需要几十个字模就够了,在发明电脑激光排版之前,汉字的印刷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文字文化教育的普及很难,古代中文为什么要用与日常生活脱节的文言文?就是因为汉字太繁纷复杂了,不得不使用最简练最少的字数来表达,文化成了少数富庶之家和精英阶层的专利,到了近代,由于科技进步,印刷成本大幅下降,中文才有机会使用长篇累赘的白话文叙述表达,普通民众才有可能享受普及教育。汉字太复杂难于普及,普通民众通过文字书本学习知识的成本太高,这使得二十世纪前中国的文盲率一直维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也是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

        朱明等几个人,不是什么文化高人,更不是圣人,现在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文字嘛,好用就行了,繁体字认得实在费劲,自己只懂得简体字,而且还有拼音方案,那就给那些没文化基础的难民和士兵教最简单的好了,坚持要将简体字教育推行下去。为此张振华还要人找来蜡纸,在蜡纸刻上简体字,再用油墨印刷成书本,来推广简体字的教育。

        一直忙碌到了除夕当天,刘德化押着金速号由扬州回来。

        金速号一停靠,刘德化便安排将船上的粮食、猪牛羊鸭鸡、衣物布匹等搬下来,分发给士兵和难民们,一时间,连岛两岸欢声雷动。

        朱明抓住刘德化问道:“收获不错吧?有多少银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