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黄口小儿,岂不闻‘有心为善非善也?’”
“仙师指的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吗?但这样一来,岂能体现善恶之别?”讼师慷慨激昂:“人王于人间立道定律,凡拾金者,可得三成作酬。在此律之前,多有人拾金而自藏。但自从这一律法颁布后,经常有人将所得之物还给失主。难道仙师认为,这种主动做好事的人,不应该褒奖?”
清泓莫名的,想到前世“子贡赎人”的故事。
鲁国有律,救赎国人,可得赏金。子贡赎人而不受赏,被孔子怪罪。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这讼师所指,便是教化之意吧?”
世人常愚,达不到圣人的高度,自然不能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要求。需要一步步慢慢引导。告诉他们,行善积德可以消罪,或许能让人间风气随之一正。
转轮王默默点头,昔年地府十位大君建立审判制度,便是为了引导凡人行善的风气。
“凡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错。如果他们因为畏惧地府惩戒而不断做善事,其实对人间教化大有帮助。”另一位神灵有所意动。比起神道和康帝的意气之争,如果能让人道进一步发展,这才是头顶大事。为此,他愿意暂时放下个人恩怨。
“这么说,阁下也倾向于善恶抵消?”
“差不多吧。”
五毒神君看看四周,不少神灵露出类似的表情,于是他开口:“说起来,来地府之前我看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