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83章:谭家餐厅 (1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呵呵,你这是在说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吗?再说了,咱们这是私人请客吃饭,怎么能用招待费呢?”吴玉成很快就把那辆吉利车给开了过来,赵建辉笑着上车,甘晓莹在后面也不知道嘀咕了一句什么,赵建辉也假装没有听清。

        吴玉成也不知道自己这位领导是什么脾气,人家既然弄了这么一辆车子,肯定是平时出去不愿意高调,自己要是开着那辆贴满了通行证的奥迪出去停在酒店的门口,赵主任是不是会不高兴啊?所以,自己还是觉得开着辆吉利保险一点。

        “说吧,你们喜欢吃什么?下班时间,决定权掌握在你们两个人的手里……”赵建辉笑着转头,其实看的还是甘晓莹。这女孩子居然会是甘晓静的妹妹,真的假的啊。自己好像从来也没有听甘晓静说过她家还有这么一个妹妹啊?

        “谭家菜……”甘晓莹倒很是不客气,一开口就把吴玉成吓了一跳,心说甘秘你这也有点太黑了吧?人家赵主任都已经说了是自己私人请客,你这不是太难为人了吧?

        谭家菜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大清同治十三年,广东南海县人谭宗浚,殿试中一甲二名进士,也就是俗话说的榜眼,入京师翰林院为官。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亦好客酬友,常于家中作西园雅集,亲自督点,炮龙蒸凤,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翰林创造的“菜”自此发祥。他与儿子刻意饮食并以重金礼聘京师名厨,得其烹饪技艺,将粤菜与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

        一九零九年,谭宗浚之子谭瑑青返京,自西四羊肉胡同搬至米市胡同,与三姨太赵荔凤沉迷膏粱,依谭府“谭家菜”的味极醇美和谭府的翰林地位,聚京师官僚饮馔,使得京师官僚假谭府宴客成为时尚,华夏国餐饮界的私家会馆由此发端,“谭家菜”走向社会、对外营业。

        “谭家菜”坚持以“选料精、下料狠、做功细、火候足、口味纯”的门规数十年如一日,当红其时,获“食界无口不夸谭”的美誉。到了三十年代更是名声大震,当时的政界、军界、商界、文化界的名流要人,以用“谭家菜”宴客为光宠,即使提前半月预订也不嫌迟。京师外的人也要想方设法以品尝“谭家菜”为快。

        谭家菜在烹调中往往是糖、盐各半,以甜提鲜,以咸提香,做出的菜肴口味适中,鲜美可口,无论南方人、北方人都爱吃。谭家菜的另一个特点,是讲究原汁原味。烹制谭家菜很少用花椒一类的香料炝锅,也很少在菜做成后,再撒放胡椒粉一类的调料。吃谭家菜,讲究的是吃鸡就要品鸡味,吃鱼就要尝鱼鲜,绝不能用其他异味、怪味来干扰菜肴的本味。在焖菜时,绝对不能续汤或兑汁,否则,便谈不上原汁了。

        谭家菜是家庭菜肴,讲究慢火细做,不象一般菜馆里的菜,出于经营的需要,多是急火速成。而在谭家菜中,采用较多的烹饪方法是烧、烩、焖、蒸、扒、煎、烤,以及羹汤等,而很少有爆炒类的菜肴,亦不讲究抖勺、翻勺等技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想吃谭家菜还得事先预定为最理想,给厨师留出充足的备料、制作时间。

        吴玉成说甘晓莹黑,就因为一是谭家菜很贵,不是一般的阶层可以随意享受得起的,二就是想吃谭家菜有好几道名菜需要提前预定,并不是谁去了都能马上就吃得上,有的时候你拿着大把的票子也不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