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自常戚被流刑之后,朝廷众官人人自危,许多老臣称病不来,朝廷中众人也都沉默不语,再少有劝谏之人。
显禛皇帝显然有些急躁,他在龙椅上坐立不安,原因也是简单,他听说钦天监那边拿到了西陵中的真人所写的警报,他急于去钦天监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因此才这副急躁样子。
大太监孟伦看着下面这文武群臣,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高声喝道“户部侍郎李梅臣!你昨日写就的那些谏书,难道是给先皇写的么?怎么到了此刻沉默不语啊?”
群臣中的一人浑身打了个激灵,急忙跪在地上“陛下,臣,不敢!”
这大太监孟伦,是厂卫出身,与那些阉人特务同气连枝,早年显禛皇帝还是太子时成了他的近侍。许多时候,都是对朝中群臣的事情了如指掌。他当然知道,朝中许多人都写了谏书,可是却都畏惧于成为第二个常戚而不敢开口,但是他单单选上李梅臣,也是有原因的。
皇帝听到孟伦这样一番话,也皱起眉,身体前倾,看着伏在地上的李梅臣“李侍郎写了谏书?说来听听吧。”
李梅臣伏在地上,浑身发抖,支支吾吾道“陛下!臣,臣。。。”
“你别现在突然反悔,你要是不说,我就派人去抄你的家,看看到底有没有这么一封谏书!”显禛皇帝看他这幅样子,也急躁起来,他还想早点去钦天监看看那警报,顺便再和老官正聊聊天象预兆之事呢。
“陛下,如今九州扰攘,祸患不断,是天降的考验,您是一代明君,理应救万民于水火,彰显陛下高德,而非痴迷天文预兆、祭祀谶诲之事。”
李梅臣颤抖着说完这番话,他不敢抬头,但是同时,也不知道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是怎样一副表情。一切都沉默了,无论皇帝是在思考还是在生气,他都看不到,伏在地上,战战惶惶,过了许久,才算听到一句话。
“嗯,你说得对。”
显禛皇帝这样一句话,顿时让朝堂间众人松了口气,文武百官纷纷朝前一步,低头说道“臣有本奏。”而显禛皇帝显然也没料到这样的结果,接下来,就是把这些文武群臣要说的话悉数听完。但是仅仅听了一半,皇帝就已经开始露出那种不耐烦的表情,而台下文武群臣,仍在一刻不停地说着,而且内容大多区别不大,听得皇帝愈发急躁愤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