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朝歌忍无可忍,她上前一步,朗声道:“臣举荐大理寺少卿顾明恪。顾少卿公正严明,断案以来未有一桩冤案错案,儿臣以为,他足以胜任此案。”
刚才那?个?挑拨的草根臣子似有不满:“顾少卿是?盛元公主的驸马,盛元公主举荐顾少卿,恐有任人唯亲之嫌。”
李朝歌压根理都不理他。顾明恪上前,微微拱手道:“谢指挥使抬爱。臣愿意一试。”
朝堂上臣子渐渐安静了,女皇也点点头,说:“好,那?就交由大理寺少卿顾明恪主审,刑部郎中?、秘书郎旁听。”
这个?结果大家都没有异议。君臣彼此猜忌,但是?放到顾明恪身上,所有人都信任顾明恪定会公正处理。由他主审,无论?女皇还是?臣子都放心。
御前太?监忖度女皇脸色,吊高了嗓子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第126章酷吏
顾明恪接下长孙宇的案子,立刻忙碌起来。他整日早出?晚归,时常连面?都见不?到。不?过李朝歌也没有功夫等顾明恪,因为她同样忙得不?轻。
女皇派狄老?去豫州查李钰谋反同党,派顾明恪主审长孙宇谋反案。这两个人都是朝廷中?风评很好的官员,入仕以?来未尝构陷一人,人品有目共睹。女皇将谋反案交给?这两人,按理总该放心了,但是女皇左思右想,还觉得不?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除了长孙家?和豫州,谁知道还有没有其他人隐藏祸心?在朝绝大部分官员是男人,京城外所有藩王都姓李,女皇作为一个异姓女子统治李唐江山,万一这些人联合起来,女皇焉有活路?
女皇想了好几个晚上,默不?作声地让人在端门外立了一个铜匦。铜匦是一个高大的匣子,共分四个面?,每个面?染着不?同的颜色,下面?各有一个投递口。如果想要向皇帝反应农事方面?的消息,那就投信到青色的匣子,名“延恩匦”;如果想要自?荐或举荐人才当官,那就投到赤色的匣子里,名“招谏匦”;如果想要伸冤,那就投白色的匣子,名“申冤匦”。如果仅是这三个还不?算什么,真正要紧的是女皇还设了一个匣子,染为黑色,名“通玄匦”,士农工商、三道九流不?拘是什么身份,只要想为朝廷建言献策,就可以?写信投到黑匣子中?,之后会有专人整理给?女皇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