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千九百二十七章 教育产业士人路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刘穆之笑道:“可是当吏从来就不需要通过这个什么吏校,要知道,在吴地,在荆州,世家的远支子侄或者是他们手下的庄头们,直接就可以委任为吏员,大晋南渡以来上百年,都是如此,再往前推,秦汉体制下,是三老负责民间的基层治理,就象你,也是因为父亲为官,加上自己在本地有威望,就当上里正了啊,也没经过什么岗位培训吧。”

        刘裕摇了摇头:“正是这种制度,让基层的吏治失控,慢慢地就是当地的豪强取代了国家任命的吏员,胖子,我之所以有这种吏校学员治国的想法,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要把这吏员的任命,控制在国家的手上,而不是当地的豪强或者是世家们的手中。”

        刘穆之的眉头一皱:“你就不怕这种上吏校都要钱,教育产业化,以后来上学的士子们,就把当吏当成做生意了吗?真要是当了吏,起码在基层的大权在手,到时候不得变本加厉地贪墨,捞回这个成本?”

        刘裕正色道:“难道以前世家子弟们袭爵,或者是应幕招士,这种看起来没有成本的选官选吏体制,就没有人贪污腐败了?那些世家子弟,哪个不是家财万贯,良田千顷,奴仆妻妾成群,会因为家境好就不去损国肥私了?”

        刘穆之笑道:“那是另一个极端情况,因为得来太容易,再说,世家能袭承的,往往是权力,靠着权力变出富贵,那也是人之常情,我的意思是说,肯来上吏校的往往是底层士人,就象你我当年在京口时一样,虽有士籍,但家里并不富裕,这种人要是上个吏校你还要收他钱,难保他不会觉得吃了大亏,甚至是举债上吏校,以后就通过贪污腐败来追求回报啊。”

        刘裕沉声道:“要防贪污腐败,靠的是朝廷的法度和百姓的监督,我们不能轻信人性的美好,所以要设各种制度来监督权力的使用,给吏员们有足够他们过上体面生活的俸禄,就象你我,要是当吏可以全家免税,一个月还有上百钱的收入,但一旦贪腐给查出,那就要下狱论罪,家产充公,那我们还会冒这个风险吗?”刘穆之有些意外:“保安?你是指那个吏校的守卫吗?应该是交由驻军来负责的吧。”

        刘裕摇了摇头:“我们留在青州的军队不多,如果要分几百人来守卫这个吏校,只怕别的地方守卫力量有所不足,而且,以后这种庠序,学堂,包括不是非常重要的仓库,可以不用交由将士们守卫,而是设立保安集团,由他们来负责这种民用机构的安全与保卫。”

        刘穆之若有所思地点着头:“这个,听起来倒是不错,不过按你的这个设想,得给这些当那个保什么来着的?哦,保安的退伍将士们另外发钱,这也不是一笔小开支啊。一个吏校如果留三百到五百的军士还好说,以后要是这种模式普及到天下州郡,那朝廷的支出,会飞涨的。”

        刘裕微微一笑,闷在心里多年的话,终于脱口而出了:“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想要减轻国家的负担,那就让这些接受保安服务的地方,自己出钱,就好比这个蓝翔吏校,咱们就可以来个教育产业化。”

        刘穆之瞪大了眼睛,这个词他显然闻所未闻:“教育产业化?什么意思?”

        刘裕平静地说道:“就是说,咱们开学堂,办庠序,总不能无偿地从国家出钱,应该是来上学的,想成为吏员的这些士子们,自己交学费,对吧。”

        刘穆之笑了起来:“自古以来求学拜师,好像很少要自己交钱的吧,再说这个是为国家培养吏员的机构,按说也应该是国家出这钱才对,你要是让他们来求学的人掏钱,只怕没什么人愿意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