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刘穆之叹了口气:“只怕很难了,现在的那个公孙五楼也是拼命地在发展自己的势力,甚至有架空阿兰的举动,而慕容超显然也不想给自己的这个姑姑管着,只怕兰公主能阻止战争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你真的不想战争快来,那最好派个大将镇守江北,哪怕是希乐暂时出镇江北也行。能阻止强盗野心的,只有狠人才行。”
刘裕默然半晌,说道:“此事我还要再想想。对了,对于陶渊明的底细,你现在查得如何了?”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还是一点线索也没有,此人仿佛就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样,不知何时出山,不知师承何人,突然一下子就这样冒出来了,他很早就在荆州当教谕,祭酒之类主管教育的吏员,转任多地,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某一天突然就成了殷仲堪的参军。之前所有的经历,也都随着殷仲堪的死,而不可查了。”
刘裕冷笑道:“既然以前的来历查不出,那就盯紧他以后的举动,他离开我们幕府之后,要看他去了哪里,做些什么,尤其是跟刘婷云的关系,要格外地警惕,对了,这次查刘婷云,有没有查出她跟陶渊明有什么联系?”
刘穆之摇了摇头:“没有,这正是我最奇怪的一件事,陶渊明来建康之后,似乎是特意地避开与刘婷云的一切接触,按说以前他救过刘婷云一次,哪怕是出于普通人的答谢,也应该见一面才是,可是他们却是没有任何交集。除非…………”
说到这里,刘穆之收住了嘴,刘裕微微一笑:“除非,他们早就约定好该做什么事了。”刘裕的目光落向了帐内的那个沙盘舆图,江北六郡的那一块:“所以,江北的名义上的长官,仍然是现任彭城内史的道怜,而道规,则辅助阿寿出镇武陵,名义上先是说扫平荆湘一带的桓楚余党,防备岭南的妖贼,但实际上,只等司马荣期一退,就再次出兵伐蜀,趁着蜀人们还以为得胜的时候,打他个出其不意,一举平之!”
刘穆之的眉头紧锁:“可是道怜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不能胜任江北六郡的长官,你也知道你这个二弟的脑子不太好使,而且,他从小因为苦日子过得太多了,所以格外地贪婪,这一年多来在江北,虽然大恶没做,但是也没少拿国库里的东西,弹劾举报他的文书每天都有几十封,你最清楚这点。”
刘裕咬了咬牙:“道怜确实不争气,但现在不能动他,只要一换人,那希乐一定会主动来争,没有任何人能争得过他,除非,除非我亲自出镇江北,那得把这北府主帅的位置,乃至朝中大权,都让给希乐。”
刘穆之叹了口气:“罢了,道怜虽然贪婪好利,但还不至于为了夺权而误了大事,不过,你得找些精兵强将辅佐他才是,出镇彭城,东海,盱眙这些要地,这样就算燕军南下,也不至于让整个江北失守。”
刘裕点了点头:“我准备派朱龄石,檀道济,王仲德三将,分屯这三处,加上原来的彭城守将羊穆之,有三万兵马,这支部队足以挡住南燕的攻势,为我集结大军北上争取足够的时间。”
刘穆之正色道:“那你准备让谁节制这三万兵马呢?要知道,哪怕是你派出的三将,也是互不统属,他们也不可能对道怜服气。”
刘裕沉吟了一下,说道:“让诸将分屯各地,自己掌握军队,如果有强敌来犯,则相机决定是否救援,南燕若是大军南下,我这里不可能没有半点消息,会提前进行准备,甚至前出到广陵,指挥后续部队跟进,如果南燕只是小股部队来骚扰,那驱逐即可,如果是大军南下,那就让各将分别退入所在的城池固守,等待我的大军前来。以他们的实力,守住各自的城池半年以上,不成问题。”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那各地的屯田民户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