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徐羡之冷冷地说道:“看来陶公前来,就是向我们提供这个情报的,可我怎么知道你现在是站哪边的呢?如果你是联合桓振,想来黑我们,那我们不就是把全军的身家性命,交到了敌人的手上?而且,我始终相信,桓振能拿下江陵,背后恐怕也少不了你的出手相助吧。桓振虽然是猛将,但绝不可能做到几千人马分散成溃军混进江陵,靠明面上的几十人翻盘。”
陶渊明笑着点了点头:“朱雀大人还真不愧是多年的情报首脑,这种没有任何证据的分析,也是如此地精准,不错,这回让桓振反攻江陵得手,就是我的策划。不过,这不意味着我跟他真正的联手。”
刘毅冷笑道:“只凭你这一条罪,我就可以杀你一百次了。陶渊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就算我可以为你隐瞒此事,难道桓振,还有你的其他同伙会一直为你守口如瓶?”
陶渊明微微一笑:“只有死人才会永远地守口如瓶,这就是我来见二位的原因。”
刘毅的脸色一变:“你这话什么意思,帮着桓振他们夺取江陵,然后再要他们变成死人?你图什么?!”
陶渊明淡然道:“图功劳啊。如果我不助桓振反攻江陵成功,那迎回圣驾的大功就归了王康产和王腾之,而我最好的结局就是重归山林,那想出来取富贵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只有让桓振得手一次,再助二位灭了桓振,我才能取得大功,出山当官,对不对?”陶渊明笑着放下了手中的扫帚,也在刘毅的对面坐下,平静地看着刘毅:“那我们先来谈谈你,还有我们的朱雀大人想要什么。”
刘毅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的神色:“我想要的,就是消灭桓振,平定荆州,这也是我们这次西征的目的。”
陶渊明微微一笑:“将军决胜,又岂在沙场之内?白虎大人,咱们就不必这样说场面话吧。西征不过是你的手段罢了,你的目的,还在于压过刘裕一头,彻底取得大晋的大权,对吧。”
徐羡之冷冷地说道:“天下的大权,本就是归于组织所有,我们要做的,是立下不世之功,然后堂堂正正地获得大权,这点有问题吗?”
陶渊明笑着摆了摆手:“没有问题,京口建义的首功归了刘裕,所以,平定荆州,追杀桓玄的大功,就一定要由你们二位来夺取。不然的话,就再也翻不了身啦。所以你们不仅自己前来,也拉上了何无忌,虽然他不是黑手党的镇守,但是他是京八三巨头之一,这回如果让他也建立大功,那何无忌就会倒向你这一边,以后帮你一起压制刘裕,此外,象你拉上郗僧施,谢混,褚秀之这些世家子弟,也是同样的目的,对吧。”
刘毅不动声色,平静地说道:“这次西征,胜负并无太大的悬念,桓玄是丧家之犬,已经失了斗志,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上次京口建义,多是北府兄弟建功,而京城中的世家子弟很少建立功勋,现在眼看家业不保,爵位无法承继,所以纷纷拜托我,请求从军出征,既然他们有这样的愿望,也有一定的才能,那我自然要给他们这个机会。跟寄奴,我们是光明正大的各自建功,看谁更能给人富贵前程。”
陶渊明笑道:“但是恐怕白虎大人没有算到桓振还有这样的本事,居然能反攻江陵成功,把你到手的西征大胜给搅黄了。现在何无忌冒进失败,你在这里敌情不明,进退两难,这恐怕与你的初衷不符合吧。”
刘毅咬了咬牙:“那不过是桓振侥幸埋伏,偷取了一阵罢了,只要我们集中兵力,稳扎稳打,他最终还是要失败的。毕竟,他现在连荆州的一州之力也没有,自己又没有名份,不过是挟持了陛下和琅玡王罢了,如果不是顾及陛下的安危,这会儿我已经发兵攻打江陵了,他再也不可能取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